逐渐清晰的家训
少年时,“家教”这个词刻在了我的脑子里,青年时“家规”两个字记在了我的心间,中年时接触到“家训”这个字眼以及先贤名人的治家格言,此时我认识到,这是一种文化,事关家族的兴衰和社会的效应。为了不致于混乱,行文中以家训概称。
中国人的家训,但凡能放在桌面上的,大抵都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格调、品位还是有高下之别的,多数家训还是立足于一般的持家理财,为人处事上。我们家祖上大概没有读书人,所以没有成文的家训留传下来。朴素的、笼统的、零星的教诲还是有的,比如:“孝敬老人天降福”、“与人为善”、“不抢不占”、“人在做,天在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不到”、“吃亏是福、吃苦也是福”、“家和万事兴”、“吃水不忘挖井人”、“将心比心,不问旁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等。
小时候,听两个人给我讲过家史。
一位是我的曾祖父,老人家给我讲述了祖父参加游击队打日本鬼子的故事,讲述了和晋绥军作战的故事。祖父牺牲了,是把自己年轻的生命贡献在了一次“会议保卫战”——为了掩护中共地方领导干部转移毅然把敌人引开,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建国后我们家成了“光荣烈属”,祖父的名字也被镌刻在了五台县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我小的时候,时常因为院门框上有一块写着“光荣烈属”的长方形木匾而自豪,那意味着我是红色后代。
另一位是我的母亲,她受过中学教育,在我懂事的时候,不止一次地告诉我:孩子,我是生在旧社会,活在新中国;你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是毛主席、共产党帮咱翻身做主人。母亲教我唱会了“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没有毛主席亲......”这支歌。母亲还给我讲了大舅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事迹,做侦察兵时,曾痛痛快快做了一回孤胆英雄,一人浮获两名美国兵。“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志愿军歌曲也是母亲教会我的。
我上五年级的时候,一段时间,每天都在朗读、背诵“老三篇”。一天当我在家高声朗读完《纪念白求恩》时,母亲严肃地要求我把结尾的一句再读一遍,于是我就放慢语速,一字一板的读到:“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注: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人,一人有益于人民的人”。母亲凝思片刻后,拿出一张用鸡蛋换来的白纸,郑重地给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孩子,你用毛笔给我把这段话写下来,贴在墙上”。我照做了,我一生中第一幅书法作品就这样在墙上贴了三年,连我最小的弟弟也能倒背如流。
后来,我逐渐读懂了母亲的情感和用意,再后来,从弟妹们的人生履历中看到了这句话带来的正能量。
几十年来,我们这个家和所有的普通人家一样,经历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在社会转型中经历了阵痛,有过迷茫、焦虑、甚至挣扎。信仰的迷失、道德的滑坡、诚信的缺位,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扭曲,让一向“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母亲常常唠叨一句话:“我们这个国家到底怎么了,难道中央不管吗?”我耐心解释说:“这也许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吧!”其实我的心情一样沉重。
每个小家和祖国这个大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眼下,人人都能感受到习总书记从严治党、治国理政吹来的浩荡东风。当五台县纪委监委开展“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家族家训”征集活动时,我静下心来思想多日,初步梳理后,请教了母亲,同时和弟妹们做了交流,“家训”便清晰地呈现在面前:
胸怀国家,持好小家。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