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胆说“匠气”
“匠气”一词在艺术批评上极为常见,说的是生产出来的东西都是一个模子,没有创意。它是一种机械的重复与复制,即使能够把形式构成模仿得惟妙惟肖,但始终是一种不具备独特个性的“以形写形”。在书法上,“匠气”是一种纯粹的模仿且文化素养并不深刻,精神气质不显著的书风,写出“匠气”的多为不懂得提高传统文化素养而只知道埋头写字的人。这是学习时需要规避的现象。而“匠气”是如何形成的,怎样才能摆脱它,就此我斗胆谈谈自己的看法:
自古善书者往往能够借助书法表露真性情。书法之美不仅表现在一点、一画、一字和一幅字的外形上,更表现在它的笔力、气势、神态上。外形美观多姿,内在奕奕有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以自己的书法能力表现出应有的神采呢?必须要练好基本功——从临摹开始。善书者要做到摹故而不拘泥于古。在学习古人书法时,我们常常以临帖作为必修课,要学会入帖。然而入帖容易出帖难(注:关于入帖和出帖有不同的理解),学书者常常深陷其中无法自拔。长此以往,即使有外形描摹得能够以假乱真,那也是没有灵魂的空壳。书法艺术需要自由的想象空间。当一个人的思维已经被前人或固有的东西完全占据,那么他就不具有创作艺术的能力。
宋代以后帖学大兴,但有许多书家因受帖学束缚而未能成为一代大家。这些书家,与其说他临的一手好书法,还不如说是“匠气”磨灭了其应有的个性。因此我们要学会摹古而不拘泥于古,不被时风限制了自己的思想。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书法界和书法理论界好像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异议,只是表述方式不同:可以把临帖表示为三种境界——对临、背临、意临。学书伊始,我们需要的是通过对着字帖细细推敲、精确临摹,已达到入帖的境界。当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之后,可以尝试合上书帖,对原来的字进行回忆摹写。这样有两大好处:一是在临帖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熟练;二是可以通过临帖前后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而意临是在自己的书法形成一定风格之后,通过对作品的章法布局、字形结构、用笔风格等方面有了深入了解而捕捉其神采,以自己的书写风格临出作品。此为临帖之最高境界,亦是摆脱“匠气”,创造自身风格的最佳方法。这意味着要不拘泥于古帖古法,要不断的锤炼,实现自我意识的生成和强化。
在风格奇异、乱象纷呈的当代书坛,我们不难发现“书匠”的存在。书道之道贵在内涵。如何写出有内涵的作品呢?我觉得要从做一个有内涵的人开始。学书之人当具备文、史、哲、美的修养。学书者不仅要有书法美感,学会去欣赏书法,还应当追本溯源,尽可能地具备古文能力,了解书法的发展脉络。此外还应学习老子、荀子、韩非子等往圣先哲的思想,做个有思想涵养的人。忆往昔,内在涵养与书法水平契合的例子不胜枚举。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又得笔法于张长史。其真书雄秀端正,结字方中见圆,用笔浑厚强劲。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彻底摆脱了初唐的风范,体现了大唐帝国的繁盛的风度。其书法与他高尚的人格相契合,是书法美与涵养完美结合的典例。一个人的涵养与他的遭遇是密切相关的。……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离骚》;孙子髌脚修《兵法》;韩非囚秦《说难》《孤愤》生;很多诗词文赋皆为圣贤发愤制作。学书亦如此:学问渊博的苏东坡晚年被贬黄州而作《黄州寒食诗帖》。诗写的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当时的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是在这种境况下有感而发的,通篇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由此可见,通过不断地积累知识和拓宽眼界来充实自己的涵养是学书的必由之路。唯有如此,我们才会有感而发,通过文字表露出真性情,自然也就能摆脱了“匠气”。
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每欣赏一副优秀的作品,我们都可以直观地领略到其神采气势;而“匠气”之作就好象是一堵毫无表情的冷冰冷的墙,无法激起观者心中的波澜。如果我们过分地迷恋于一时书风,发挥常常会被限制住。历史上不乏这种现象,明清时期的“台阁体”、“馆阁体”在这方面表现得极为显著。它是一种因科举制度而形成的考场通用字体,其字状如算子。缺乏灵动的特色,可以说是“匠气”十足了。这是一味地追求时风的外界氛围所致。古人云:“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倘若每个人的书法都追求一致,那是无法达到“书如其人”的境界的。每个人都应当不求时风,各尽其才。如何才能捕捉到神采?在我们大量地学习了古人的书法之后,要学会融会贯通,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格。下笔之前,学会思量笔意。国画有论:要“意在笔先,方能气韵生动。”书画相通,书家若要摆脱“匠气”,就必须通过构思笔意以捕捉应有的神采。
情感是书法的灵魂。倘若作品充满了匠气,那么它就处于面无表情的状态,冷冰冰的,毫无观赏性可言。学书法者除了具备匠人持之以恒的精神外,还应当具备心感万物之情怀,有感而发,创作神采鲜明的书法。书法的本质在抒情表言意。故书家应当以情感驾驭出书法技巧,莫要被匠技吞噬了书艺的灵魂。
综上所述,学书者当以勤加临习古帖做作基础,博览群书,以雄厚的文化知识底蕴来充实自己的涵养,努力形成艺术的自我意识,用情感驾驭应有的文学素养和书法技巧来表现作品的灵魂,如此方可摆脱匠气。
作者戎星彪艺术简历
戎星彪,字补星,号茜草屋主人,男,1962年生。现为中国硬笔书法艺术家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忻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五台县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市、县两级文职会员,五台县诗词协会秘书长。
|